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近两个月,我市环卫清洁行业连续发生好几起安全生产事故,为深刻吸取教训,真正实现安全生产从“重视”到“落实”的转变,我会结合全市环卫清洁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特提出以下关于加强全市环卫清洁工作者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建议报告。
一、现阶段全市环卫清洁行业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落实情况
(一)安全生产主要隐患。一是各镇(街、园区)、各环卫清洁市场化企业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只是讲在嘴上,实际工作中发现不了问题,如基层环卫清洁工作者穿拖鞋上岗作业等。二是环卫作业操作不规范,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依然突出,如将落叶往排水渠扫,快速路日常清理排水渠车辆前方不放警示标志等。三是侥幸心理普遍存在,将就、省事、应付的观念比较严重。夏季天气炎热,上到管理人员下到基层作业人员,不着反光衣、穿拖鞋作业的现象屡见不鲜。四是行业内不懂规范操作,不懂安全操作,不具备安全防护能力直接上岗的员工比比皆是。五是据调查了解,部分环卫清洁市场化企业不在协会系统中,不受行业自律公约的约束和相关培训工作的监管,至今作业人员未经过任何培训直接上岗,在行业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相关制度形同虚设。环卫清洁行业是一个以劳动力服务为主、门槛较低的行业,再加上行业整体薪资低、招人难,一直以来,只要身体素质过得去、能吃苦、有基本劳动能力的人都可以不经培训直接上岗。而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市基层环卫清洁工作者上岗操作虽有明确的规定要求,但对其上岗和作业规范问题并没有统一进行培训教育,因此各镇(街、园区)、各环卫清洁市场化企业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能不做就不做的侥幸心理,应付基层环卫清洁工作者上岗和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各镇(街、园区)、各环卫清洁市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和规范形同虚设。
(三)协会监督力不从心。一直以来协会都要求会员单位加强基层环卫清洁工作者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并把培训工作纳入行业环卫资质评定工作中加以监督、促进落实,但还是力不从心。协会的基层员工培训工作包含环卫作业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两大板块的内容,在协会每年开展的《东莞市环卫服务行业企业等级评定》工作中,明确要求参与评定的企业按申请等级要求,从二级到特级每年必须对应完成基层员工30%——60%额度的人员再教育培训和新增80人到200人的基层员工培训。但是协会与会员企业不属于行政关系,对于行业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只能起引导作用,并不能要求会员企业强制执行落实。而会员企业一般只参加1次行业的等级资质评定工作,除当年参加行业资质评定按要求完成培训外,基本每年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要不集中在企业管理层,要不就裹足不前、虚与委蛇,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配合推进全市环卫清洁行业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落到实处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规定和考核机制。建议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制定全市环卫清洁工作者培训上岗规章制度,把环卫清洁安全作业生产工作纳入到培训上岗工作中,明确各镇(街、园区)、各环卫清洁市场化企业的环卫清洁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建立健全全市环卫清洁工作者安全生产工作长效考核机制,明确要求各镇(街、园区)、各环卫清洁市场化企业上岗的基层环卫清洁工作者每半年都要进行环卫清洁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再教育再培训,并把再教育再培训工作纳入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中,确保行业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全市环卫清洁工作者培训档案。根据全市环卫清洁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相关制度,协会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做好培训工作,建立一人一证一号码的档案系统,切实落实行业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务必做到有档可查、有迹可寻。同时根据我市基层环卫清洁工作者分散,各镇(街、园区)、各环卫清洁市场化企业培训场地局限(村、社区委员会会议室和学校课室只有周末才能借用)因素,协会将利用周末时间到各镇(街、园区)项目部上门服务,竭力将行业安全生产培训工作送到基层环卫清洁工作者的家门口,强化基层环卫清洁工作者工作多一份细心,多一秒防患,少一点隐患的安全作业意识,推进行业工作效能和城市环卫清洁作业水平全面提升。
(三)加强监督管理杜绝安全隐患。加强对村、社区和环卫市场化企业环卫清洁行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行业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行业管理人员和管理层的责任意识,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和畏难厌战情绪,时刻紧绷安全弦,以扎实的工作态度把环卫清洁作业安全问题的监督和排查工作落实到日常监管工作中,不留任何隐患死角,针对发现的问题力争做到第一时间上报和即刻解决。强化日常监管安全生产记录工作,防患于未然,把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真正为我市环卫清洁行业安全、稳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东莞市环境清洁行业协会
2020年8月26